博崴媽媽的體認,再度建言政府。
2011年是中華民國精彩百年,但卻也是山難頻傳,它的發生不是因「百年」之故;而是導因於過去政府漠視山難,及臺灣人民相信「天命注定」說。受難家屬容易認衰,家屬除了止不住的淚水外,並不知道它是可以改變的,是政府應負責而未盡責、負責的。所以讓山難案件當是,一件件「不幸」的事又發生而已,讓臺灣居民,懼山及畏山;如果全民仍藐視它的重要性,那未來山難事件將逐年增加,更有可能是倍增的。緊跟隨的是,社會問題將更層出不窮。原因是,世界在快速變化,人類的生活空間,被騰架在半空中,隔居於石灰格窗內,儘管石灰格窗內的裝潢、修飾再怎麼富麗堂皇,也無法取代人類極為須要的精神糧倉,人類極為須要精神糧倉的充電;否則會失去目標,失去追求的期待,容易會失去理智的思考範疇;臺灣有得天獨厚的山林佈滿於全臺灣,歷代政府沒有前瞻眼光,沒有跟著世界潮流喘息的腳步,去改變進行革新,那麼在不平衡的累贅、精神的疲憊及人類自然的生理的需求下,臺灣社會及經濟,將呈現不平衡及紊亂的發展。
「精神糧倉」尤其對豐衣足食的居民及隨e化發展,而隨著大環境加速生活步調的居民,是非常重要的;現在,在臺灣的教育,讓年幼的兒童起,就陷於「都要學」「都要資優」的「迷失」中,雖是家長的「期望」,但卻是「教育部」及「無前瞻政府」所營造出來的。
現在,在臺灣的勒戒所,雖逐年增加也不敷使用,年齡層也有明顯下降的趨勢,而女性又多於男性,一些社會亂象,也一件件呈現出來,難道我們仍處在「自掃門前」的態度,來坐以待斃嗎?
會爬山者、會愛山者,尤其懂得珍惜,登其山峰造極其思維,登上山頭俯視群山,視界範圍之內,偉大的山林景象盡收眼底,讓人深刻體悟「我思故我在」。人是何其渺小,但「生命價值的可貴」,在於「我在我存」。愛山者的共同語是「疼惜家人」「愛惜一草一木」,「山」對人類的造化能量,實超乎一般「教育功能」的能量。若全臺灣人民都懂得山、接近山,遍布臺灣全島的山脈原始能量,將有更強的量能來保護臺灣人民,來維持臺灣人善良好客的民族熱情,臺灣的社會祥和將耀眼全球。
從博崴的轉變,深深的讓博崴媽媽,感應到臺灣山脈的原始能量的浩大足以移山倒海。
博崴媽媽 Nov. 28 / 2011